加装电梯
电梯新闻加装电梯电梯法则电梯维修

旧楼加装电梯,看广州如何破解三难

发布时间:2018-04-08  点击:1567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加装电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旧楼加装电梯”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民心工程。近日,由广州市政协、广州日报社和广州广播电视台共同创立的“有事好商量——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首期专题节目“老楼房的电梯梦”正式播出。在旧楼加装电梯的问题上,广州先行一步,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工作,社区和居民也有各种尝试和成果,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无电梯之“痛”

几代广州人熟知的电影《羊城暗哨》的原型张志强老人住在黄华路一栋楼梯楼的6楼,在这僻静的院落里,本应安享晚年的张老每天却要忍受上下楼梯的艰难。

83岁高龄的张老每天至少要跟楼梯打4次交道,患有高血压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他,一上一下几乎要花上半个小时。“一共有96级楼梯,每层16级。每走一步,腰就疼一下,一趟就要疼96下。”曾经的他不怕牺牲、与敌特斗智斗勇;如今却举步维艰,最大的“敌人”,成了这一阶一阶的楼梯。

协调难:/不同区域地段楼宇探索不同补偿方案

位于天河区的华农茶山小区就是广州旧楼加装电梯的一个示范小区,这里的电梯加装率,达到了惊人的94.4%。

同样面对高低层住户难协调的“拦路虎”,茶山小区的居民杜校松的协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杜校松一直在华南农业大学工作,自2007年起担任华南农业大学电梯建设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

“不少低层住户不愿意出钱。”杜校松说,“我们有一个原则,从动员加装电梯开始,就要求大家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充分尊重低层住户的意见,尽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在具体的操作中,工作小组采取的办法是由同意加装电梯的住户先出资加建,建好后,不同意的住户天天免费使用电梯,时间长了绝大多数住户都主动补交了费用。

加装电梯或多或少给低层住户带来了影响,包括采光、通风、噪声等,得益方应该给受损方适当的补偿,这一点已逐渐成为居民共识。《广东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规定:对因加装电梯影响住宅采光、通风的业主,可通过协商给予适当补偿。

高层与低层住户的利益协调当中,既有高层不愿给予补偿的现象,也有低层要价过高甚至被称为“漫天要价”的现象。不少旧楼就这样僵持不下,协商无果。/

对此,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骆美全通过大量调研后给出建议,应鼓励与支持研究机构、相关协会、专家学者进行利益补偿的研究和论证,针对不同区域、地段、楼宇情况,提出不同的补偿方案,为高低层住户的协商提供参考,为不同利益的沟通提供商量的起点,避免太极端的诉求。他说:“参考标准包含一系列的方案,非现金的利益平衡与补偿,也是其中一种方案,看住户愿意就哪一个比较接近的方案来谈。这个标准也不是政府部门的强制介入,仅仅是促进协商的参考,是有助于协商的辅助性框架,争取最后多方共赢。”

审批难:“一站式”加装电梯服务模式受到欢迎

解决了协调难的问题,对于大家来说,接下来的工作量也不小,不用东奔西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居民的共同心声。

今年1月份,荔湾区新成立了旧楼宇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在服务中心里,既有政府职能部门,也有十几家的电梯企业,还有志愿者提供咨询服务。从了解整个加装电梯流程,到前期怎么筹备,再到最后选哪间电梯企业,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服务中心的楼下就是政务中心,要办什么手续、审批什么项目,也都可以搞掂。

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发现,现在来服务中心的有一半是外区的居民,他们专程跑到荔湾区来咨询。这也说明,居民群众是非常需要这样的便民服务。/

同时,为了缩短审批时限,如果在公示期间国规部门没有收到反对意见,就要在8个工作日之内发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各街道办事处在受理加装电梯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将补助资金拨付至加装电梯申请人指定账号。例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路24号的一幢楼,业主们在去年10月20日递交了经费申请表和电梯使用证等有关材料后,街道在10月26日就批出并拨出政府财政补助金10万元。

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建议,旧楼加装电梯的手续非常多,政府部门负责顶层设计,具体的工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办理,减轻居民办理的工作量,提高旧楼加装电梯的效率。

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孙玥提出,一方面要做加法,鼓励各区成立电梯办,加强区政府组织实施工作力度。例如目前,荔湾区、天河区已经成立了电梯办,并且制定了工作方案,结合幸福社区创建、老旧小区三年提升计划等专项工作,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加建电梯工作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减法,继续简政放权,形成市指导、区审批的联动模式,探索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市区一级审批权限向镇街下放的可行性,及时破解加建电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审批效率。

维保难:更多区域可请“电梯托管管家”来帮忙

相比旧楼加装电梯之前和之中的困难重重,电梯加装之后出现的维保困境也不容忽视。/

在盘福路添濠北街社区,电梯安全员郑仕培表示:“筹建电梯的时候,我是筹备组当中最年轻的一个。电梯的铭牌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我就要对电梯安全负责,我感到责任很重,但没有年轻人愿意接任我的位子,我每年都要去找维保公司签订合同,一个月维保两次,贴告示通知等,还要协调各户缴纳管理费和电费,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目前,有电梯加装需求的,大多是老旧小区的老人,加上很多老旧小区没有物管公司,因此,成功加装电梯后,维护与保养将成为老人面临的大问题,这也成为政协委员关注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蔡武认为可以考虑三种电梯管理的思路,他说:“第一是采用"全保"的模式由维保单位全权负责,这样老人家就不用管了;第二是购买电梯责任保险,一个电梯一年大约是200元,可以有多个保障;第三是年审方面"简政放权",目前广州年审只有两家,这样大家年审的时候就会比较拥挤,建议放权给优质电梯维保公司年审,能够减少老人的麻烦。”

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认为,可以考虑调研中发现某城市已有的做法,引入刷卡管理计时计费系统,谁使用谁付费、多使用多负担,使电梯的电费、维护费、维修费等都能通过系统合理分摊,减少邻里之间的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杨延晖表示,目前部分区政府在推广旧楼加装电梯工作中已意识到后期电梯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一些新型的管理模式。例如番禺区提出“电梯事务社区治理模式”,在社区中搭建电梯议事平台,解决电梯事务纠纷;越秀区也提出,试点推广“电梯托管管家”,统一公布电梯托管服务内容、价格、服务响应事件,实现专业化管理。他认为,这些好的试点模式各区都可以大胆尝试,积极推广。/